福建厦门:呵护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

新闻探索 2025-09-14 21:54:38 63331

  光明日报记者 马跃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游涛

  “您好!福建”“谢谢!厦门”日前,呵护遵养时晦网当福建厦门海沧区海虹社区“五老”志愿者林敏真再次来到10岁孤独症患儿小陈家中,青少看到小陈已经能主动打招呼,年健脸上露出欣喜的康快笑容。

  半年前,乐成林敏真发现小陈长期闭门不出,福建母亲因压力焦虑失眠,厦门她就每天上门陪小陈玩积木、呵护遵养时晦网读绘本,青少邀请社区心理咨询师定期疏导母亲情绪。年健

  经过不懈努力,康快如今小陈不仅能主动和别人打招呼,乐成还学会了一些简单的福建家务。

  去年以来,厦门市关工委探索实践“三融合”工作机制,会同组织部、社会工作部、老干部局印发《关于创新“三融合”机制,积极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》,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基层党建工作、社会治理创新、“老有所为”实践有机融合,为基层关工委工作注入新动能。

  厦门市关工委通过理论培训、宣传宣讲、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,不断强化“五老”(老干部、老战士、老专家、老教师、老模范)队伍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的优势和作用,建立健全老少互帮互学共建机制。

  厦门思明区莲翔社区是典型的“航空特色社区”,70%的居民为厦航职工及家属。社区关工委挖掘退休航空专家资源,打造“梦飞翔”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品牌。厦航退役机长缪益民退休后担任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,开设“飞行课堂”。他用亲身经历讲述飞行故事,展示航空设备模型,带领孩子们“沉浸式”体验驾驶舱模拟。

  一名留守儿童因父母离异性格孤僻,却在课堂上组装飞机模型时展现出惊人专注力。缪益民主动结对帮扶,每周陪孩子制作模型、谈心,孩子逐渐开朗,还在区级航空科普竞赛中获奖。社区关工委还整合7个“五老”专项服务小组,联动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开发“扑翼机制作”等课程,三年开展480余场活动,服务青少年1.5万人次,获评“全国最美科技志愿服务点”。

  厦门湖里区东渡社区依托非遗大师资源,创建“古船模”工作室,让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海丝文化。72岁的福建省非遗福船制造技艺传承人杨育锥退休后加入社区“五老”队伍,每周日免费教授古船模制作。如今,工作室培养出30余名小传承人,制作“红船”“明轮船”等30余件作品,成为社区“行走的文化名片”。

  实践中,厦门针对“失足、失管、失学、失业、失亲”青少年进行精准关爱帮扶,培育出多个帮扶品牌。厦门市司法局关工委深化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,近年来全市年均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800余件,有效保障了未成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。

  据了解,目前,厦门市已建立各级关工委1563个,建成195个“五老”工作室。基层创“五好”关工委、非公企业关工委建设走在全国全省前列,创新培育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基层工作品牌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6月15日 02版)

[ 责编:杨煜 ]
本文地址:http://liuzhou.haskj.com/html/88c1399898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不满就业数据 特朗普再批劳工统计局前局长制造“骗局”

国家数据局: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

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助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

市场监管总局:加大专项抽检力度 综合治理“幽灵外卖”

金熊猫嘉宾说:用光影讲好文明故事

友情链接